談談Faye

在教什麼



台中_動中覺察工作坊『改善。我。』_久坐的能力
❐ 課程日期:2025/2/16
❐ 上課時間:早上9:30 -17:30 (中午休息2小時)

坐姿,特別是在椅子上,我們用來休息、閱讀、吃飯、發懶、工作等,多數的時間都是靜態的姿勢,極少數的活動會運用椅子來進行。
繼續閱讀

身體自然習得當在坐姿時,就是長長久久的不動,甚至是黏在椅子上,有位學生因為職場工作的壓力長期累積造成的慢性疼痛,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功能整合課程,探索疼痛的起因,就是由於久坐引起的。
費登奎斯_動中覺察「改善。我。」第一單元裡的前兩場工作坊,探討建立穩定的站姿與如何從椅子上站起來的轉換能力,最後一場工作坊,我們來討論如何在久坐中建立動的可能性,創造我稱之為“機會運動”的能力,讓無處不動的日常行動力也能夠在椅子上展現。
「認識經典的費登奎斯動作,透過動中覺察課程,增進身心的健康,為自己累積覺察能力預防失能,為自己存入更多可動的選擇性以備不時之需及僵化不靈的發生。」
為了能讓大家更了解什麼是『費登奎斯身心教育』,費登奎斯博士出版的書籍中,「動中覺察 改變動作·改善生活·改寫人生」這本在1972年為了大眾而寫的著作,佔有舉足輕重而也是必讀之書。在『改善。我。』系列工作坊,也是為了幫助大家學習書中所介紹的12堂課,更容易跟著書中引導做動作,透過我的導讀介紹,理解何謂動中覺察,並且藉此認識自己,更懂什麼是「自我意象」,由中學習自我改善。
【課程內容......】
這不是費登奎斯書籍中最入門的一本書,『當人們試著去改善自己時,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發現不同的發展階段。而隨著每個階段的進展,更進一步修正自己的方法就必須越來越精細』(節錄:動中覺察 中文版p28)持續不斷的每天一堂動中覺察課程,是我的精神食糧、是我的內觀、是我開始一天的早餐,而我知道這件事直到我年老依然不會停止,只能說我用我的生命來書寫與體驗與紀錄,自2012年初接觸費登奎斯,從不知道〝費什麼〞的動中覺察課程中,獲得的自我改善與效益,是無法用一句話或一段文字甚至是一本書道盡。
直至今日,我依然是費登奎斯世界中的初學者,依然跟隨著眾多前輩資深練習者的腳步,依然想拆解連結費登奎斯博士的大腦,他到底在想什麼!!!
怎麼能如此〝強迫〞!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迫症現象〞,我稱之為〝現象〞,因為「症」這個字眼落斷的太嚴重、太醫學、太侷限。當我的欲求帶領我自己創造自己想要的世界,就需要更堅定、更勇敢、更熱情,這導向了如何夢想與實踐,費登奎斯博士是一位夢想實踐者,即使在嚥氣前,仍然觀察他自己的「吐氣」,這樣的強迫性與生命力,無怪乎能感動無數的跟隨者,跟著他一起,只要活著,就要動!因為生命就是動作!
並不是說,我強迫我自己去實踐我的夢想或是想要改善我的疾病無能,用不擇手段的意志力就能夠實現或治癒。所有能被留存下來的歷史,都有其方法與理論,是需要東看看西瞧瞧,掂兩秤重,不斷的實驗、成功、實驗、失敗、重來、確認、洗牌、再重來、可以用、不能留、有改變、沒效果......,過程勝過結果,灑下千百顆種子,在適合的環境中,芽苗自然冒出,最終就有果實。
我一直很喜歡Moshe曾經說過的話,也經常在課程中引用這句話:「做得再更慢一點,更輕一點,就好像是你妳願意浪費一輩子的時間來做這個動作」,有位我很喜歡的瑜珈資深老師說過「如果你已經在雨中,為什麼要匆忙的跑呢?」
覺察的場域中,是歡迎自我的幫助、抑制、抗拒、難過、失望、受傷、害怕、緊張等,各式各樣強迫現象的自我干預出現,如果沒有這些錯誤的行動浮現到意識的光環裡,我甚至沒有機會可以重新導正與修剪,在自我意象中偷偷生長的這些有害因子,阻礙了我的進展!
在「動中覺察」這本書的第一部 「做中理解」的首要介紹就是「自我意象」,是整本書的核心架構,就是在談談:如何研究自己!
第二部「做以理解」的12堂實際操作課程,我們會跟著緊登奎斯博士的腳步,一步一腳印,從動作中驗證他的理論,更深入如何研究自己:
「建立良善的姿勢、連結好的動作、認識呼吸本身與呼吸的功能、了解肌肉的基本特性、建構骨盆更自由的方法、解開頭與身體之間的束縛、用「想」的來喚醒身體意象、感覺自己在空間中的動態、眼睛決定了全身的去向、身體有意識部位來教導沒有意識的部位、具體的視覺化完整自我意象。」
這是一項馬拉松式的學習計畫。因此,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日子,我將介紹很多很多的費登奎斯方法中,有趣的、有效的、有用的、挑戰的、複雜的龐大動作庫(動中覺察課程),來讀這本書,或是其他費登奎斯博士的著作,或是自建自己的動作資料庫。
收合

活動首頁.JPG
471872687_1005142681422579_5180862659717925325_n


「you do it in different way thanks to the awareness of the momement in the back of your head」感謝你覺察來自後腦勺的動作而能讓你的頭做出不同的動作!
(1974 London ATM Workshop from Moshe Feldenkrais)
覺察,一直都是費登奎斯方法中最最核心的架構,費登奎斯方法其實也就是〝天助自助者〞的實踐之路,他在「動中覺察」這本
繼續閱讀

書中的前言提及「最終,唯有自己幫助自己的這條路,是為每個人敞開的。這條道路既艱辛又複雜,然而對於想要改變和改善的人來說,自己幫助自己是實際可能的範圍之內。」(P27)」
多年的教學費登奎斯方法,看到來來往往的學生,留下繼續持續跟課學習這不怎麼方便的法門,都是對“自己”有興趣的一群人。在課堂中,學生多半分享著,在初期上課中,乍聽到如此需要“燒腦”的〝運動課〞,感到有點卻步,但卻又發現,費登奎斯方法所介紹的實踐策略,還真的可以改變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而這些變化,往往都是發生在自己由意識的去覺察自己的所作所為下產生的。
曾經聽過某些來自費登奎斯世界的八卦,其中一個八卦是,有位培訓師坦承,他其實也有教學倦怠期,即使是在教人覺察這麼有意義的事,我也有些惺惺相惜的...倦怠與不知所措!
正如課堂上學生分享,費登奎斯方法不是很熱門的學派,而上課時又要這麼“用腦”,的確很難推廣,但當我反思到自己由於這些年走入身心領域所帶來的改變,這股推動的助力也就默默地伴隨著一切的不順遂與沮喪與失意。
每當我感到有些惶恐,感覺前方的道路有些黯霧,有點冷縮,〝天助自助者〞這道黃金光速就會直打入心,不由得中心再次對錨,讓骨盆下定,把冷霧自然地吸入溫暖的胸腔融化!由中心綻放陽光下的微笑,然後,繼續往前走。
活著,就是繼續帶著過往與當下,向未來邁步。
這歷程,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有些人運用的從容優雅,有些人比較蹣跚蝸移,無論如何,每一個人都依對自己有用的方式學習如何改善自己。十分同意,費登奎斯博士用他的經驗來預告給每一位用覺察來成為工具,走在讓自己更好的道路上的〝自助者〞---這不是一條方便捷徑,只需要老老實實的一步一腳印,為自己走出適性的一條路,即使道路不怎麼寬廣。
要符合社會的要求,就要犧牲個人的需求,即使費登奎斯博士也深知人類所處的矛盾與衝突,也因此才有「動中覺察」這本書,寫給一般大眾,鼓勵每一個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為自己的權威發聲,讓自己的獨特性為自己在社會上立足,然後「有朝一日,我們能夠發展製造出受過教育、組織良好、滿足又幸福的人」(「動中覺察」P22),讓社會學習如何涵納。
再次向「覺察」致敬!
#2025年春夏課程資訊
#和非費登奎斯式瑜珈
#週四晚間基礎與修復瑜珈
#週五早上呼吸與流動瑜珈
#課程與報名
#和非費登奎斯
#週三晚間週六早上
#動中覺察課程
#課程與報名
請私訊
收合



【和非。費登奎斯】 動中覺察課程
『改善。我。』_第二單元
充滿可能性的“中心”啟發“動”的能力
2024年下旬的第一單元裡,站站、坐坐了整期課,學習如何站在腳上、認識了髖關節、知道膝蓋怎麼屈伸、清楚坐在坐骨上、懂得運用椅子來「運動」...等,建立了各種姿勢位置的直立。無論是在站姿或坐姿中,直立的概念,是「智人」相較於其他物種的特殊性。
這階段的功能(直立),事實上依然持續不間斷的進化發展中,對於「整體的
繼續閱讀

直立觀」-在自我意象中,視為理所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抽象概念,在經過實際的課程經驗中,建立了更具體的自我意象,更能覺察「我」在站著、在坐著。
當然,帶入到生活中中的覺察方向,不只是站坐而已,更多費登奎斯博士集結的策略也讓同學們能運用上,如同一位同學所分享的,他能分散他的疼痛,而不是只是陷入疼痛的情境,透過注意力分布到全身的每一個部位,疼痛不再占滿整個思緒,也透過動作,讓思緒能轉換到不同動作的所引發的不同覺受上,而改善對於疼痛的無能為力。
2025年上旬的第二單元回到了〝動〞的根基,我們來動動問問(動中覺察),自己善不善用〝中心〞?什麼是〝中心〞?〝中心〞與〝核心〞有什麼不同?在費登奎斯方法裡怎麼用中心來動的?
在無知與危急的情況,使用蠻力相對而言是一種民智未開、無選擇性的意志力,蠻力出現之於對未知的恐懼與敬畏,所發展出來自我保存機制,是一種人類文明演化下的產物。隨著心智開展、隨著對於環境的信任與安全,轉化成更有覺識的意志力。
狹義的中心概念,透過〝核心〞正確的施力方式,能有效的改善意志力帶來的蠻力或亂用力,這意味著聚焦在從中心的中心力量來帶動整體的動的能力。
透過學習如何正確的啟用動的能力,由無限寬廣的中心來提供潛藏可能性的能力,建構更廣義的中心概念。
能力與意志力的差別,在於自我如何使用「中心」,學習自發的,油然升起的行動能力,需要借用人類發展階段中自然而然就會的各項活動的基本動作特性,發展更理想的動作品質。這是在2025年上旬,想邀請對如何從中心啟發動能及對如何從動中覺察的同好們,一起來探索、玩耍有關人類發展的一些階段中重要的動作元素,重新體認中心觀。
❐ 週三晚間7:30-9:00
❐ 課程日期:2025/2/5-2025/6/11 (共15堂課)
(2025/2/26、2025/4/2、2025/4/30、2025/5/28停課)
❐ 週六早上10:30-12:00
❐ 課程日期:2025/2/8-2025/6/14 (共15堂課)
(2025/3/1、2025/4/5、2025/5/3、2025/5/31停課)
課程與報名
請私訊
收合

471575776_1005140558089458_6974252166433693054_n
471629759_1005579911378856_3127008981946930301_n


費登奎斯式瑜珈

【課程內容.......】
費登奎斯式瑜珈,是Faye集結費登奎斯身心教育與哈達瑜珈系統自成一格的練習方式。教學上,不強調難度艱深的高表演性質的瑜珈體位法,不想把學生累倒的瑜珈運動課,深切的意圖是,帶
繼續閱讀

領學生品嘗自己如何創造出自己的瑜珈練習經驗。
每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堆疊,就會發現自己的變化,無論是空間的改變、時間的推移,不同時空的生活歷練就會對於自我的修練這條路帶來更激勵的視角。於是,叫做費登奎斯式瑜珈的混沌湯,這底蘊下,漸漸地,區分出幾道層次:
基礎覺察:建立基礎本來就是最複雜也是最困難的,複雜的是要把體位法(一幅畫),拆解成小拼圖(先做簡單的),然後,再組成完整的體位法(再做複雜的);困難的是,學習運用覺察來看見這些局部拼圖之間的關係,放棄不執著不過份努力一定要拚出完美的體位法的傳統教育法則,建立回到最原初如同嬰兒時期對所有事物保有好奇的心態來學習如何不費力的建構體位法。
修復呼吸:在動中覺察課程的開始、之間的休息,以及結束,經常在仰躺姿中掃描(SCAN)來進行自我觀察對照內化之用,如同佛陀倡導的正念或佛教的內觀或禪,讓大腦能以單純清淨放鬆的品質,重整與修復整日與外界的接觸下各種紛擾與散亂。
串連流動:傳統的哈達瑜珈是很靜態去進行個別的體位法,但當代瑜珈融合了體操韻律的節奏,以儀式性的Vinyasa(用特定呼吸特定方式來進行體位法本身與其他體位法的之間的連動)來串連流動體位法。動本身,是活著的表徵,用多樣選擇性與可反轉性,讓體位法間的變化更加活潑。
《週四晚班/基礎與修復》
❐ 週四晚間7:30-8:30
❐ 課程日期:2025/2/6-2025/6/12 (共15堂課)
(2025/2/27、2025/4/3、2025/5/1、2025/5/29停課)
《週五早班/呼吸與流動》
❐ 週五早上10:30-11:30
❐ 課程日期:2025/2/7-2025/6/13 (共15堂課)
(2025/2/28、2025/4/4、2025/5/2、2025/5/30停課)
課程與報名
請私訊
收合



費登奎斯式瑜珈

《週四晚班/基礎與修復》
❐ 週四晚間7:30-8:30
❐ 課程日期:2025/2/6-2025/6/12 (共15堂課)
繼續閱讀

(2025/2/27、2025/4/3、2025/5/1、2025/5/29停課)
《週五早班/呼吸與流動》
❐ 週五早上10:30-11:30
❐ 課程日期:2025/2/7-2025/6/13 (共15堂課)
(2025/2/28、2025/4/4、2025/5/2、2025/5/30停課)
【課程內容.......】
費登奎斯式瑜珈,是Faye集結費登奎斯身心教育與哈達瑜珈系統自成一格的練習方式。教學上,不強調難度艱深的高表演性質的瑜珈體位法,不想把學生累倒的瑜珈運動課,深切的意圖是,帶領學生品嘗自己如何創造出自己的瑜珈練習經驗。
每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堆疊,就會發現自己的變化,無論是空間的改變、時間的推移,不同時空的生活歷練就會對於自我的修練這條路帶來更激勵的視角。於是,叫做費登奎斯式瑜珈的混沌湯,這底蘊下,漸漸地,區分出幾道層次:
基礎覺察:建立基礎本來就是最複雜也是最困難的,複雜的是要把體位法(一幅畫),拆解成小拼圖(先做簡單的),然後,再組成完整的體位法(再做複雜的);困難的是,學習運用覺察來看見這些局部拼圖之間的關係,放棄不執著不過份努力一定要拚出完美的體位法的傳統教育法則,建立回到最原初如同嬰兒時期對所有事物保有好奇的心態來學習如何不費力的建構體位法。
修復呼吸:在動中覺察課程的開始、之間的休息,以及結束,經常在仰躺姿中掃描(SCAN)來進行自我觀察對照內化之用,如同佛陀倡導的正念或佛教的內觀或禪,讓大腦能以單純清淨放鬆的品質,重整與修復整日與外界的接觸下各種紛擾與散亂。
串連流動:傳統的哈達瑜珈是很靜態去進行個別的體位法,但當代瑜珈融合了體操韻律的節奏,以儀式性的Vinyasa(用特定呼吸特定方式來進行體位法本身與其他體位法的之間的連動)來串連流動體位法。動本身,是活著的表徵,用多樣選擇性與可反轉性,讓體位法間的變化更加活潑。
課程與報名
請私訊
收合

471689729_1005583864711794_7218370203948167418_n
471763989_1005586394711541_6440247586035376283_n


動中覺察課程 『改善。我。』_第二單元

充滿可能性的“中心”啟發“動”的能力
❐ 週三晚間7:30-9:00
❐ 課程日期:2025/2/5-2025/6/11 (共15堂課)
(2025/2/26、2025/4/2、2025/4/30、
繼續閱讀

2025/5/28停課)
❐ 週六早上10:30-12:00
❐ 課程日期:2025/2/8-2025/6/14 (共15堂課)
(2025/3/1、2025/4/5、2025/5/3、2025/5/31停課)
【課程內容.......】
2024年下旬的第一單元裡,站站、坐坐了整期課,學習如何站在腳上、認識了髖關節、知道膝蓋怎麼屈伸、清楚坐在坐骨上、懂得運用椅子來「運動」...等,建立了各種姿勢位置的直立。無論是在站姿或坐姿中,直立的概念,是「智人」相較於其他物種的特殊性。
這階段的功能(直立),事實上依然持續不間斷的進化發展中,對於「整體的直立觀」-在自我意象中,視為理所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抽象概念,在經過實際的課程經驗中,建立了更具體的自我意象,更能覺察「我」在站著、在坐著。當然,帶入到生活中中的覺察方向,不只是站坐而已,更多費登奎斯博士集結的策略也讓同學們能運用上,如同一位同學所分享的,他能分散他的疼痛,而不是只是陷入疼痛的情境,透過注意力分布到全身的每一個部位,疼痛不再占滿整個思緒,也透過動作,讓思緒能轉換到不同動作的所引發的不同覺受上,而改善對於疼痛的無能為力。
2025年上旬的第二單元回到了〝動〞的根基,我們來動動問問(動中覺察),自己善不善用〝中心〞?什麼是〝中心〞?〝中心〞與〝核心〞有什麼不同?在費登奎斯方法裡怎麼用中心來動的?
在無知與危急的情況,使用蠻力相對而言是一種民智未開、無選擇性的意志力,蠻力出現之於對未知的恐懼與敬畏,所發展出來自我保存機制,是一種人類文明演化下的產物。隨著心智開展、隨著對於環境的信任與安全,轉化成更有覺識的意志力。
狹義的中心概念,透過〝核心〞正確的施力方式,能有效的改善意志力帶來的蠻力或亂用力,這意味著聚焦在從中心的中心力量來帶動整體的動的能力。
透過學習如何正確的啟用動的能力,由無限寬廣的中心來提供潛藏可能性的能力,建構更廣義的中心概念。
能力與意志力的差別,在於自我如何使用「中心」,學習自發的,油然升起的行動能力,需要借用人類發展階段中自然而然就會的各項活動的基本動作特性,發展更理想的動作品質。這是在2025年上旬,想邀請對如何從中心啟發動能及對如何從動中覺察的同好們,一起來探索、玩耍有關人類發展的一些階段中重要的動作元素,重新體認中心觀。
#和非費登奎斯
#週三晚間週六早上
#動中覺察課程
#課程與報名
請私訊
收合

242476637_3071619909781149_5422996776997160010_n


終究,走進深度療癒之旅。歡喜,重建身心整合之路。



Faye 老師教什麼.....

每當有人問我,我在做什麼時,最容易的說法就是「我在教瑜珈」,大家就會點頭說「喔!了解」,完全清楚我在教的是什麼瑜珈?!如果時間允許,我也很想分享費登奎斯,我就會開始冗長的說明我教的瑜珈會結合身心覺察整合教育(動中覺察與功能整合身心教育),然後就會得到十分狐疑的「喔喔喔!!!那是什麼瑜珈」有趣的表情。

下面有些很貧瘠的資歷,供參考
自2009年取得美國瑜珈聯盟200小時認證瑜珈師資後,成為全職瑜珈老
繼續閱讀

師,教授瑜珈課程。
在2017年8月取得「國際費登奎斯方法 」之「動中覺察 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 ( 簡稱 ATM )」合格授課老師,開班教授「動中覺察」團體課程,同時把費登奎斯所學的經驗轉化為瑜珈的練習教授「費登奎斯式瑜珈」團體課程。
2019年8月取得授證之「國際費登奎斯方法 」合格教師(為期四年800小時)後,始授課「功能整合 Functional Integration ( 簡稱FI ) 」個人化課程。
2023年11月完成200小時由Richard Freeman&Mary Taylor主持的深度師資培訓。

......至今,持續中,無論是費登奎斯或是瑜珈......
收合

409605923_773120941291422_8778832930443230567_n
410330788_774564821147034_2759338726657331517_n


Faye 老師教什麼.....

每個人口中的瑜珈長的都不一樣,可以說運動是瑜珈、可以說連結是瑜珈、可以說解脫是瑜珈,現在大家喜歡把療癒掛在嘴邊,可以說瑜珈很療癒。那是因為聽到瑜珈兩字就覺得有運動?有連結?有解脫?很療癒?還是在練習的過程中?還是在結束瑜珈練習之後?
2023年11月結束了為期一個月的瑜珈老師深度培訓,朝聖在我的
繼續閱讀

瑜珈練習歷程中影響我至深的老師,帶著好奇與休假的期待,體驗不具瑜珈體位形式而深化“內在經驗”的八肢瑜珈。這場無論在體力與精力都頗挑戰的瑜珈練習,不下百次的自我質疑,我究竟為何而來?走錯教室?隨著物換星移,大家不僅年紀變了,思維與生命的方向也都變了,在我走進費登奎斯世界之後,在看待瑜珈兩字的意涵與當初〝自以為〞的瑜珈,不同了。這不會是很令人吃驚的變化,只是淡淡的感傷。當然期望總是會失落,即使我已經越來越遠離所謂的“當代瑜珈”,試圖尋找我覺得的瑜珈的美好,當某天結束一個挑戰的體位法之後,我聽見老師幽默的語氣說「瑜珈的美好就是當你不再做瑜珈的時候」,我莞爾的連結到費登奎斯所說的不費力的品質,霎時,我有點了解了我老了,原來我再走進瑜珈教室,是為了圓一場許久以前所期許的夢,夢都是美好的。
這場深度培訓的期間,陸續碰見舊時光的瑜珈夥伴,從夥伴的口中我聽見我找到了自己的品牌(指的是我在教費登奎斯式瑜珈?),但有意思的是,費登奎斯世界的夥伴,要我不要放棄瑜珈(但,我現在主要是與人工作,也就是功能整合個案課程或私人課),兩種不同思惟之下,我開始感覺到混沌與慌亂「那,我在做什麼?」
費登奎斯博士說「如果妳知道妳在做什麼,就能做妳想做的」,不禁勾勒出在費登奎斯師訓時,培訓師曾說過「有些人在瑜珈課中教費登奎斯,也有些人在費登奎斯課中教瑜珈,但那些都不是費登奎斯」,這段話帶給我的影響如此深遠,幾近成為座右銘,瑜珈就是瑜珈,費登奎斯就是費登奎斯,費登奎斯與瑜珈兩者之間要有所區分,然後,漸漸的,我發現我就卡住了。
瑜珈激勵我超越界線的勇敢,而費登奎斯引領我讓事物不費力自然發生的膽量,兩者愈來愈交融,越來越成為一體.....因為我,無法被分割。
瑜珈的我與費登奎斯的我,相互作用彼此,這或許是費登奎斯博士為什麼一直強調,要把他教的方法運用在原本的專業上,讓既有的專業或存在的能力能夠更完善、更最佳化。於是,當我聽見「瑜珈的好處就是可以不用再做瑜珈開始」時,領悟到了“餘韻”與“自我意象”之間的關係。我想,我還是必須帶著勇敢與膽量,繼續探索『費登奎斯』與『瑜珈』。
收合



好好系列的故事來源

慣性的力量是如此強大,緊密的纏縛身心,框架了自由隨興的行動;然而,世界如果沒有習慣牽制作用,行動如同在大海中漂蕩沉浮,終將陷入混沌,無所依循適從。整合身心的和諧過程,在過度與不及之中,如同鐘擺定律,
繼續閱讀

隨著外在變因的增強,在極度二元的彼端對立,僵持不下,讓身心發狂了處在不安定的亢奮與低潮,直到變異的能量逐漸消滅歸零,才能進入身心的靜止點,稍作暫停,看似風平浪靜,卻又將隨著下一波的擺盪循環不已。
當我感受到如此的身心二元在內在的世界中作用,無能為力的聲響總會時不時縈繞在腦中,如何才能平靜身心,真實整合?
「如果你是快樂的,你就不需要瑜珈了!」一位影響我至深的瑜珈啟蒙老師,當頭棒喝地直指,走入瑜珈世界,是為了能解脫痛苦的身心,離苦得樂。當年為了想過自由與健康的生活,所謂的“做自己”。我選擇離開職場,在身心極度的疲累與疾病的纏身,走進了瑜珈殿堂,當我受感召瑜珈連結身心的力量帶來的快樂,這小小的歡愉讓我全然的投入了身心靈的學習,順理成章的成了全職瑜珈老師,卻在經過幾年的教課與練習下,發現即使沒有產生新傷卻也無法徹底療癒舊傷的挫折,而瑜珈漸行普及蔚成運動的風氣下,我出現了諸多的限制與衝突,自以為的信念--瑜珈能助我解脫,離苦得樂的幻象--也逐漸的崩解。
我真實的發現到,不快樂是我的本質,並不是外在的事物讓我不快樂,而是我自己。於是,或許不是一夕之間斷奶,但轉彎在每條通往羅馬的道路上,一定會發生,試圖在胡同之中尋覓出適合我的方式支持我的初衷-健康快樂的身心-繼續教課與練習,當我遇見費登奎斯方法後,它多樣化的動作形式,無論是從人類發展歷程或是武術或是瑜珈等等動作的學習與探索,把我的過往歷史上所發生每一片段,趨向完整身心的樣貌拼湊得越來越略趨雛形,引領且重整〝我〞找到內在的依靠,逐漸地體悟,不找自己麻煩的道路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與不快樂,坦誠相對自己或他人,就能湧出內在喜悅的泉源。
從費登奎斯方法裡的理則與練習,我獲得了許多的有機的學習與自然的改變,在我自身的經驗中,品嚐到身體層面的舊(創)傷的確是有跡可循,只要探問著軌跡,乘著覺察的風流,逐漸的改善身體的傷疾,慢慢得以康復。在用「覺察」為探問因子引導我走進內在與舊我相處之情境下,透過觀看與提問,也令我的內在更能踏實地循規蹈矩的隨著「動中覺察課程」中被引導的身體律動,不與二元對立,允許二元在動態場閾中相互陪伴著,不餵養任何波動糧食,身心漸得安穩。
有趣的是,隨著更深入的看見〝我〞如何善巧詭譎,我發現只有不間斷地把覺察滲入柴米油鹽醬醋茶,隨著每一轉境,有意識的覺察無論是當下或是事後的修正與調適,都能讓〝我〞走出舊有的思考感受模式,尋找新回應的可能性。當我學會了沒有一定要進步或完成使命、卸下追求完美的壓力,願意真誠的表達自己的弱點與無能,允許錯誤與挫敗的發生,願意花時間待在過程中,我感受到更貼近真實的平靜。
但帶來的改變是什麼?
不知從何開始,「療癒」這兩個字,出現在大街小巷,連3歲小孩都懂得說:「吃冰淇淋好療癒」。事情的發生總是突然,我的生活與療癒有了直接關係,從與他人的對談中聽到我可以安撫他們的心靈,可以啟發他們的思維,發現原來我具有「療癒」他人的能力?!雖然,我一點都不瞭解什麼是療癒...
藉由大量的書籍文物的學理知識,我開始按圖索驥,觀察我自己,聆聽自己說的話、做的事、感受我是如何生氣如何笑、感覺我是如何行住坐臥、檢視我是如何表達自我、觀察我是如何...。連我都覺得驚訝,從觀察我自己與他人如何進行溝通與建立關係,看見人類的詭譎多變,為了適應在這個世界所使用的各種手段,更深層的意圖竟是安穩的存活在世界上。
「好好活著」,就是最完整的療癒!
無論任何事,只要前面冠上「好好」這兩個字,意味著更有覺識的行動,你(妳)能做到好好吃、好好睡、好好休息、好好走路....?你(妳)能想像,如果有一天你(妳)突然癱瘓,而在經過3年之後,又能站起來走路這件事嗎?這發生在一位上功能整合課程的學生身上,雖然,我認識她的時候,她已經用了3年的時光,幫助自己站立並且用助行器行走良好,所以,當她接受「功能整合課程」的碰觸與引導,令人驚訝的,她在很短的時間內無須助行器走得更輕鬆自在,除了改善了她的動作品質,也引發她學習更多動作的可能性。如果你(妳)有類似的經驗,你(妳)可以激勵任何一個人,光是看著妳,就已經很療癒了。
好好感覺當下身心的動作,就是改變的契機,無論要進步或修復或療癒,沒有覺察,沒有專注,沒有臨在,任何事都不會發生。這是我在進行功能整合課程中,從學生的進展或退轉之中所深切體悟到的。
透過我的故事性敘述來淺談什麼是費登奎斯、什麼是動中覺察與功能整合課程,我想帶出,當自己的內在能上演一齣感動自己,激勵已心的戲碼時,無論這齣戲在未來實現與否,自我已然獲得實現力量,而想像力的潛能無窮,是內在信心與自我肯定的根本,這經常是我的自我激勵,學習自己如何表達內在的真實的想法感受情緒等歷程,「願意說給自己聽,不是在內心呢喃,而是用自己的舌頭說出聲音,然後,專心地聆聽,妳就療癒了妳自己」。
收合

368603713_715750680361782_928236123504653937_n
275275436_3191484621128010_1232912576335527237_n


20220304_ 坐著轉身 課後討論的發想

當你把ATM中很笨的動作去聯想到日常行為
讓注意力在兩者之間轉換的過程
就是覺察發生作用的關鍵也是動作品質改善的元素
繼續閱讀

#和非費登奎斯 動中覺察課程
# 20220304_ 坐著轉身 課後討論的發想
報名「動中覺察課程」請私訊
收合



『成熟-沒有框架』

2022030405_ 坐著轉身
課後討論的發想
當你把ATM中很笨的動作去聯想到日常行為
讓注意力在兩者之間轉換的過程
就是覺察發生作用的關鍵
也是動作品質改善的元素

由於情緒感知上的輕忽與早期潛能發展的隱落,讓自由選擇的能力逐漸變得僵硬與貧瘠,無法行動產生的疼痛不適,或是缺乏經驗產生的緊張壓力,只是現象的表徵。
ATM中動作本身可以聯想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模式,產生的熟悉度會立
繼續閱讀

即解緩當下對於不認識動作的不安全感。

姑且不論,日常行為是否連結潛意識動作作用 ( 這是另一大可以繼續延伸探討的課題 ),就聯想ATM動作與日常生活行為模式所產生的轉換機制而言,改善動作本身品質的元素,也是覺察發生作用的關鍵,而能透消弭無法行動與缺乏經驗產生的結果。

例如,在這周六早上的線上ATM,〝坐著轉身〞,這堂課中有一小段,請學生「當眼睛轉向一側,頭轉向另一側」,有引起學生的眼睛產生不適,藉由引導學生想像“用斜眼看人”的樣子來動作,之後,當學生再次動作,並且同時去覺察動作的品質,不適感就消失了。

這堂課中引起我的發想點是,一旦這兩者之間 (ATM動作的引導與日常行為模式) 的相似性被點醒,立即就使得眼睛的動作流暢許多,而再去覺察眼睛的動作是如何發生,就能使覺知,立即介入,產生新的動作模式。

藉由覺察動作來認識自己是如何去做“斜眼看人”的這個動作,進而滲透分解“斜眼看人”曾經產生的情緒與感受,重整於乎產生,也開啟了自由區分眼睛與頭頸之間(動作)的關係。

這周的ATM與『動中覺察』這本書中第二部分的第十課:雙眼的動作組織身體的動作,是相同但用不同視角來詮釋的變化版本,以覺察來改善動作的侷限-是這堂課的主軸。在坐姿中,用單側轉身的策略,以改變啟動點與區分眼頭頸肩來增加旋轉的弧度範圍。藉此改變觀點與分化,來學習自我與他人的主權與獨特性。
收合

275553770_3194922617450877_3212147156514631477_n
368353147_715752317028285_6899873090751903637_n


動中覺察課程_好好系列(完結)

2023/9-10月 景美_周三晚間/周五早上

『好好連結_探索與建構「跌與穩」_頭站立準備』

課程內容
好好生活,其實就是好好連結當下自己真實的狀態,然而真實的
繼續閱讀

狀態往往不是那麼美好,於是我們經常下意識的選擇缺席、忽略與不去連結。
年初工作室的成立,讓我從完全顛倒的角度去重新與環境建立關係,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有些興奮有些挑戰有些危險有些穩定,把我帶到與以往不同的視野,如同視網膜的作用,上下顛倒的世界。強烈連結了頭倒立的課程,隨著「好好系列」的課程發展,「連結」本身成為另一項讓我持續觀察的品質,在準備搜集素材與自我練習的過程,注意到即使「準備頭倒立」都可能產生—無論是感覺挑戰或害怕或困難—這些受限的預期心理,成為自我干預的作用,然而「頭站立」是很大的課題,於是連結了「如何跌倒與如何穩定」這兩個關係,來看見我自己是如何自我抑制、自我干擾,及如何連結用動中覺察的方式來享受「頭倒立」的學習樂趣。因此,探索與建構「跌與穩」之間的關係就成為「準備頭倒立」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費登奎斯有趣的作法是,不去干擾原本的身體運作機制,甚至是更強化身體本來就在進行的模式,那也就是“誇大”感覺到的、正在發生的動作性---讓感覺到的收縮或緊繃更加收縮繃緊!有意識的不抗拒的結果,就會創造出費登奎斯本人喜歡提及的一句話『無論你要或不要,改變都會發生』,如同物極必反的道理,當感受開放屈肌的作用下,就會來到『愛因斯坦相對論』-伸肌的啟動-這也是學習“有機的跌倒”最基本的元素。
想要在穩定與不穩定之中,產生動態的平衡,無論是用腳站立、用手站立、用膝站立、用頭站立....任何身體的部位站立在地上,費登奎斯方法運用了-逆向思考-「好好跌倒與落下」、「把頭輕輕的放下」、「讓頭自由滾動在地上」等策略,藉由連結過程不連結結果,讓動作自然發生,享受到有機的學習樂趣,更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然後,從不同的視野中重新喜歡真實的自己,即使真實總是缺陷,但覺醒的力量,讓身心更連結,就這樣,當下遇見實相面目,就是美,就是好。
收合



八肢串連瑜珈 週五晚班

2023/12/22—2024/2/23 (2023/12/26停課)

每週五晚間19:30 – 21:00

課程內容......
在八肢串聯瑜珈,串連(Vinyasa)的本意,是用特定的專注方式進出動作,觀察瑜珈行動體現身心臨在的所有經歷。
在費登奎斯_動中覺察,行動(Action)的意涵是,建構完善的自我意象,
繼續閱讀

改善整體的協調組織,發揮功能的極佳化。
兩種『動』的共同特性,都在「覺察」。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才是前景,而讓成果可以自然呈現在龐大的背景之中。
無論是基礎或串連瑜珈,都會有費登奎斯的影子成為背景,「覺察」是瑜珈與費登奎斯的共同媒介,我們在覺察的場閾中,架構瑜珈體位、呼吸與冥想,用有機的策略潤飾瑜珈行動。

在這個課程,您將可以學習.......

§費登奎斯中主要策略「Manipulation(操作)、Orientation(定向)與Timing(時間)」重新建構體位法,深入身體骨骼架構及運動關係,充分運用記憶與想像之經驗,使身體意象融入體位法,探索體位法的外顯形式下的內在經驗,用輕鬆的心態來學習內在形式。
(請參考閱讀的書籍:動中覺察/心靈工坊)

§Richard Freeman八肢瑜珈的Vinyasa藝術,將呼吸與行動模式的結合,自然順位形構的內在經歷,配合生物力學發酵成體位法的流動串聯。打破傳統八肢瑜珈的練習模式,用費登奎斯不費力的方式來研究與熟習初級體位法,讓瑜珈成為習慣的一部分,融入生活,持續練習。
(請參考閱讀的書籍:瑜珈與動禪/豐富文化)
收合

409464736_773115827958600_6718834617906129966_n
410327697_774566677813515_5968733564877700519_n


動中覺察課程_眼睛。拾回靈魂之窗

週六下午半日研習課
❐ 課程日期:2023/12/30、2024/1/13、1/20、2/24 (共四周)
❐ 上課時間:每周六下午14:00 -17:00 (3小時)
繼續閱讀

詳細課程內容與報名資訊請私訊
收合



「準備頭站立」

「準備頭站立」是很大的課題,所以,想在這次的工作坊中繼續用不同視角的課程來探索與建構「跌與穩」之間的關係如何為頭倒立做好準備。
課程並不強調要達到目的如真的跌倒,但有趣的是,在經過備課與學生的經驗下,即使是很有經驗的練習者,在不熟悉與挑戰的動作中,害怕成為最主
繼續閱讀

要的阻力,害怕跌倒使得身體自然地進入了保護機制.....
『屈肌姥姥的擁抱!』
收合

380433914_730945975508919_6442802161378330665_n
418725696_790215349581981_4981710822011279921_n


Awareness is raison d'être

20240113 動中覺察課程_眼睛。拾回靈魂之窗 第二堂課
自然的洞見-把眼睛帶回到眼睛的中心。 經常,當我們在看事物時,就會伸長脖子,幫助眼睛向前靠近物體,而過度的使用眼睛的肌肉收縮,讓眼睛可以固定它的焦距,卻忘了,眼睛的軸距是
繼續閱讀

可以自由伸縮,只要不急切的想看清楚眼前的事物,眼睛會回到他的家,從家出發,再回到家般的自由,而中心會支持眼睛的行動,讓事務自然地來到中心,讓眼睛可以看見。 所有的感官,都如同我們使用眼睛一樣,一旦我們過分地去使用,或是太急迫的意圖,夾帶著一定應該等自我要求的意圖,那麼,最直接的侵害身體就是感官上的損害。有關壓力的研究,在物種感受到身命的危險時,就會啟動壓力機制,但當危險消滅後,壓力機制也就消滅。這樣的機制,在現代的人類社會中,由於處在壓力的情況越來越密集,即使,在壓力解除後,身體依舊處於壓力的狀態,並無法解除身體累積的慢性壓力。 這些道理,其實大家都知道,卻因為適應社會的生存卻直接的犧牲了自然的生存之道。我們慢不下來..... 「學習」,在現代的社會哩,似乎給出了新的定義「療癒」,但如果學習是為了讓擁擠的大腦再填塞一些事物,那也就沒有任何療癒可言,不如,安靜下來,讓大腦淨空,學習如何學習,如何讓大腦有效的運用擴充的潛能。 或許,如同瑜珈的「OM」意涵,破壞創新再造,為了更和平的與自己與他人共存,創造出空間,讓事物來到中心,自然的洞見。 從眼睛的中心看事物,不費力的用眼。
收合



20240224 動中覺察課程_眼睛。拾回靈魂之窗 最終課

終於,來到最後部分 我們很難在極度鎖定焦距的同時,又放鬆的注意眼角發生的動態 眼睛透過覺察來探索與學習,我希望,能再次喚醒眼睛身為眼睛,存在的價值 像珍珠般的無價之寶
繼續閱讀


收合

429679160_817565976846918_8323015983694357821_n
457700298_924259792844202_8744414963946806463_n


「自我意象」

在「動中覺察」這本書的第一部 「做中理解」的首要介紹就是「自我意象」,是整本書的核心架構,就是在談談:如何研究自己!
第二部「做以理解」的12堂實際操作課程,我們會跟著緊登奎斯博士的腳步,一步一腳印,從動作中驗證他的理論,更深入如何研究自己:
繼續閱讀

「建立良善的姿勢、連結好的動作、認識呼吸本身與呼吸的功能、了解肌肉的基本特性、建構骨盆更自由的方法、解開頭與身體之間的束縛、用「想」的來喚醒身體意象、感覺自己在空間中的動態、眼睛決定了全身的去向、身體有意識部位來教導沒有意識的部位、具體的視覺化完整自我意象。」
這是一項馬拉松式的學習計畫。因此,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日子,我將介紹很多很多的費登奎斯方法中,有趣的、有效的、有用的、挑戰的、複雜的龐大動作庫,去讀這本書,或是其他費登奎斯博士的著作,或是自建自己的動作資料庫。慢慢地培養,把動中覺察當飯吃的能力,讓你跟我一樣,輕鬆地把動中覺察當劇看,時而入戲,時而謾罵,從生活中,改善我。
#和非費登奎斯與瑜珈
#週三晚間週六早上
#動中覺察
#課程與報名 請私訊
收合



費登奎斯式瑜珈的混沌湯

這底蘊下,漸漸地,區分出幾道層次:
基礎覺察:建立基礎本來就是最複雜也很困難的一門,複雜的是要把體位法(一幅畫),拆解成小拼圖(先做簡單的),然後,再組成完整的體位法(再做複雜的)。困難的是,學習運用覺察來看見這些局部拼圖之間的關係,放棄不執著不過份努力一定要拚出完美的體位法的傳統教育法則。建立回到最原初如同嬰兒時期對所有事物保有好奇的心態來學習如何不費力的建構體位
繼續閱讀

法。
修復呼吸:在動中覺察課程的開始、之間的休息,以及結束,經常在仰躺姿中掃描(SCAN)來進行自我觀察對照內化之用,有點像佛陀倡導的正念或佛教的內觀或禪。讓大腦能以單純清淨放鬆的品質,重整與修復整日與外界的接觸下各種紛擾與散亂。擇選了適合的瑜珈體位法,在晚間來進行的靜心、冥想、呼吸的練習,享受一日下來的沉靜,培養良好的睡眠經驗。
串連流動:傳統的哈達瑜珈是很靜態去進行個別的體位法,但當代瑜珈融合了體操韻律的節奏,以儀式性的Vinyasa(用特定呼吸特定方式來進行體位法本身與其他體位法的之間的連動)來串連流動體位法。動本身,是活的表徵,用多樣選擇性與可反轉性,讓體位法間的變化更加活潑,也為一日的開創滿滿的活力能量。
#和非費登奎斯與瑜珈
#週五早上
#費登奎斯式瑜珈
#課程與報名 請私訊
收合

457223766_923794109557437_2565492029973646016_n
950940237229267229


有了工作室,適應

各位舊生 大家好!
有些同學已經很久不見,有些同學最近都還有見面,無論如何,希望大家一切順心。
繼續閱讀

我想大家都知道,招生期我就會出現,因為覺得平時沒事不要打擾大家,但,最近有位學生,告訴我這樣太低調!這樣招不到學生!
真的,自己跑到台北的邊緣,有新生第一次到,還以為是被騙了,我聽到的時候,覺得很有趣,但換位想想,對於不認識我不認識景美不認識仙跡岩的新生,或是有興趣來上課的朋友們,可能會卻步,學生反饋說:「老師的教學品質是被肯定的!但這樣的低調,就沒有學生來上課啦!」
所以,有同學建議我,請大家到 Google Map 中搜尋 「和非‧費登奎斯」或「Feldenkrais & Yoga.With Faye」,對於來到工作室或課程或我,進行評價。
因此,我真誠的請求大家,希望您願意花一點時間,在 Google Map中把您的經驗,分享給更多的人,先行謝謝您!
目前正在招生中秋節過後9月下旬課程,自從有了工作室,在日常中適應習慣不同的生活型態、練習模式、教學方法,好像重新進入無序的混沌,有些同學有聽我分享過「混沌」這本很有意思的科學研究,有關一切自然的「碎形」產生,對我而言,就是所有新的事物產生的開始,所以,走入混沌與無序,就如同走入新的視角與開創。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希望你(妳)能一起參與課程或分享給周遭的親友來上課。
接下來的課程,想嘗試,馬拉松式的課程,雖然是每期每期的招生,但給出學生更多的選擇性,這是我之前尚未能夠做到的部分,希望從這期開始,讓我運作看看,也希望大家能給出更多的回饋。
#和非費登奎斯與瑜珈
#週三晚間週六早上
#動中覺察
#課程與報名 請私訊
#和非費登奎斯與瑜珈
#週五早上
#費登奎斯式瑜珈
#課程與報名 請私訊
收合



「做得再更慢一點,更輕一點,就好像是你妳願意浪費一輩子的時間來做這個動作」

我一直很喜歡Moshe曾經說過的話,也經常在課程中引用這句話:「做得再更慢一點,更輕一點,就好像是你妳願意浪費一輩子的時間來做這個動作」,有位我很喜歡的瑜珈資深老師說過「如果你已經在雨中,為什麼要匆忙的跑呢?」
繼續閱讀

#和非費登奎斯與瑜珈
#週三晚間週六早上
#動中覺察
#課程與報名 請私訊
#和非費登奎斯與瑜珈
#週五早上
#費登奎斯式瑜珈
#課程與報名 請私訊
收合

457403690_924282452841936_3345124084762661688_n
457614036_924284162841765_1541179528038202708_n


集結 費登奎斯身心教育與哈達瑜珈系統

費登奎斯式瑜珈
是Faye集結費登奎斯身心教育與哈達瑜珈系統自成一格的練習方式,主要以八肢串連瑜珈派別為主,也參酌其他如艾楊格派別瑜珈、脈輪為基礎的瑜珈。
繼續閱讀

這不是獨創的派別或品牌,只是個人經驗的累積下,豐盛的分享Faye是如何將自己的學習過程剖解呈現在課堂上。
教學上,不強調難度艱深的高表演性質的瑜珈體位法,不想把學生累倒的瑜珈運動課,深切的意圖是,帶領學生品嘗自己如何創造出自己的瑜珈練習經驗。
每經過一段時間的堆疊,就會發現自己的變化,無論是空間的改變、時間的推移,不同時空的生活歷練就會對於自我的修練這條路帶來更激勵的視角。
#和非費登奎斯與瑜珈
#週五早上
#費登奎斯式瑜珈
#課程與報名 請私訊
收合



〝強迫症現象〞

直至今日,我依然是費登奎斯世界中的初學者,依然跟隨著眾多前輩資深練習者的腳步,依然想拆解連結費登奎斯博士的大腦,他到底在想什麼!!!
怎麼能如此〝強迫〞!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迫症現象〞,我稱之為〝現象〞,因為「症」這個字眼落斷的太嚴重、太醫學、太侷限。當我的欲求帶領我自己創造自己想要的世界,就需要更堅定、更勇敢、更熱情,這導向了如何夢想與實踐,費登奎斯博士是一位夢想實踐者,即使在嚥氣前,仍然觀察他自己的「吐氣」,這樣的強迫性與生命力,無怪乎能感動無數的跟隨者,跟著他一起,只要活著,就要動!因為生命就是動作!
繼續閱讀

並不是說,我強迫我自己去實踐我的夢想或是想要改善我的疾病無能,用不擇手段的意志力就能夠實現或治癒。所有能被留存下來的歷史,都有其方法與理論,是需要東看看西瞧瞧,掂兩秤重,不斷的實驗、成功、實驗、失敗、重來、確認、洗牌、再重來、可以用、不能留、有改變、沒效果......,過程勝過結果,灑下千百顆種子,在適合的環境中,芽苗自然冒出,最終就有果實。
#和非費登奎斯與瑜珈
#週三晚間週六早上
#動中覺察
#課程與報名 請私訊
收合

457462965_923778156225699_3005328401122519542_n
457321234_923663036237211_7270487315706461327_n


動中覺察

『當人們試著去改善自己時,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發現不同的發展階段。而隨著每個階段的進展,更進一步修正自己的方法就必須越來越精細』(節錄:動中覺察 中文版p28)
#和非費登奎斯瑜珈
繼續閱讀

#動中覺察
#週三晚間週六早上
#動中覺察___課程與報名請私訊
收合



動中覺察課程介紹

「上了課以後,才看懂『動中覺察』這本書」!
經過2024年3個月間,淺淺的在動中覺察中導讀了『動中覺察』!
很謝謝所有參與課程的同學們,我們一同咀嚼了費登奎斯方法的佳餚。有時容易入口;有時難以消化;確有倒吃甘蔗,越啃越甜!
因此,食髓知味,愈來愈看見Moshe 的鬼靈精怪刁鑽遠見,很想跟他對對話,問問他,為何可以有如此豐富的深廣維度!
繼續閱讀

在動作中覺察自我意象的形塑變化,是「動中覺察」這本書想要讓「我」這主體更貼近「自我」,妙趣在於,每一章節都與他的其他著作或是書中提到的理念概論相互呼應,換言之,其實他一直在主軸上繞圈纏線,就是要能從廣角中投射聚焦在『改善。我。』-讓自我意象越來越好。
收合

950940237229267229


《和非‧費登奎斯 & 瑜珈》2024年 秋冬團體課程資訊

動中覺察課程
『改善。我。』_站有站姿坐有坐姿
繼續閱讀

週三晚間7:30-9:00 / 週六早上10:30-12:00
課程與報名資訊請私訊
費登奎斯式瑜珈
《週五_串連流動_早班》週五早上10:30-11:30
課程與報名資訊請私訊
收合



和非。費登奎斯 動中覺察課程

春夏的課程,想帶領大家讀讀「動中覺察 改變動作·改善生活·改寫人生」!
在費登奎斯博士出版的書籍中佔有舉足輕重而必讀之書,十人中有九人會說看不懂!
有心朝往費登奎斯方法或對費登奎斯方法好奇的人,書架上一定會有這本看不懂照著書上的課程練習看看,卻又不著邊際,拿它不知該如何是好!
繼續閱讀

我們一起帶著書本來上課,一同從“做中解讀”一下!
有學生問我,這是讀書會嗎?
是也不是,為了能讓大家更了解什麼是『費登奎斯身心教育』,這本書中有第二部分,是照著書本跟著動作的實作部分,的確,我們會在動作之間,透過我的引導,透過我的導讀,去認識這本書、認識自己,豐富完整自我意象。
這不是費登奎斯書籍中最入門的一本書,『當人們試著去改善自己時,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發現不同的發展階段。而隨著每個階段的進展,更進一步修正自己的方法就必須越來越精細』(節錄:動中覺察 中文版p28)
第一部 「做中理解」的首要介紹就是「自我意象」,就是整本書的核心架構,就是在談談:如何研究自己!
第二部「做以理解」的12堂實際操作課程,我們會跟著緊登奎斯博士的腳步,一步腳印的操作每一堂課的特色,從動作中驗證他的理論,如何研究自己:
建立良善的姿勢、連結好的動作、認識呼吸本身與呼吸的功能、了解肌肉的基本特性、建構骨盆更自由的方法、解開頭與身體之間的束縛、用「想」的來喚醒身體意象、感覺自己在空間中的動態、眼睛決定了全身的去向、身體有意識部位來教導沒有意識的部位、具體的視覺化完整自我意象。
費登奎斯身心教育有兩種自我學習的方法,一是透過動中覺察,另一是透過功能整合,兩者實為一體兩面,相輔相成,有時需要透過雙手的碰觸之下才能開啟動中覺察,而往往在被引導下進行了自我的功能整合。
於是,時不時在課堂中,與他人互動,透過雙手碰觸下增進覺察與觀察能力;
並且,讓自己沉靜下來,與自己相處,聆聽內在律動節奏中重新整合行動力。
費登奎斯的課程特色.......
我說你聽取代帶動唱的方式引導動作,引發學習的好奇心,進行結構性動態序列的動作,並投注思考與想法、身體感知上的感覺、心理層面的感受、啟發注意力或想像力等元素,與環境情境的相互作用下,重整行動與動作的功能,改善對自我的意象,重建與他人、環境、社會的良好關係。
營造安全舒適的環境下,以不強迫自己「做到位」,緩慢的步調、愉悅的心情、鬆柔的專注,在自己的速度和舒適範圍內來做動作。用這樣的學習方式,讓全身、神經系統、肌肉組織和骨骼結構在動作與動作間,有足夠的時間回應,增進動作的容易度和輕鬆度,使得學習的過程是平和與有趣。
探索自己的動作習慣,喚醒感官敏銳度,提高動作的輕盈和優雅,也能適性地建立屬於自己不同於慣性的新行為模式與選擇力。這樣的品質能讓人在如何使用自己的身心方面,透過動作的實務演練得以培養更精確的協調及組織的自發性能力,產生了深遠而正面積極的改變。最大效益是-無論是在提高對身體的認識或增進身體技能、還是在面對身體病痛、心理情緒的課題上,都能夠自然有機的進步與改善。
報名資訊請私訊
收合

截圖 2024-11-25 下午12.21.34
截圖 2024-11-25 下午12.38.34


動中覺察是無底洞

事情是這樣的
動中覺察是無底洞
不只數量上;也在質量上
“眼睛與視覺”的探索,只是六感的其中一感,當我越是挖掘、分解、消化、吸收、創造......,越是探觸到更無法言說與理解的領域,覺察帶領我走的更深入,看得更清楚。
當我說我知道了的當下,也就代表我不知道的開始,於是,問題無處可鑽,探問無處不在,最後,暫時放掉,休息一下。
事物會在適應的時機中顯現,下一次再回到眼睛與視覺的課程時,會有更驚豔的歷程等著。
繼續閱讀


收合



有時
內在的探索並不總是愉悅的過程,更像是多變的氣候,晴時多雲偶陣雨,
但無論任何對境出現在身體的律動之中,自我導正與自我保全機制,就會擔任起老師的角色,責無旁貸地轉譯由感知所輸入的訊息,再傳遞給整個人,
繼續閱讀

更安全舒服的回應當下的對境,
讓身心可以同在覺察「情境下的動作」是一種學習如何學習動中覺察的工具,是必須給出時間與空間,好好陪伴與關愛。
在時空裡,沒有過去現在未來,應該說,過去現在未來一直在交錯交織交融,一直前進不回頭看無法反思,屏屏回首遲疑不前也無法勇敢追尋,沉溺當下情境可能無法突破現況
這也是自我意象的另一涵容,來來回回、前進後退、左顧右盼,直到平和的內在空間出現,重新淨空歸零,此時,內在的探索才能有所轉折,走進歡喜的雀躍的情境下中,重新看見變化與學習。
收合

截圖 2024-11-25 下午12.41.50
434187810_833353885268127_5032198413908632106_n


Faye 老師教什麼

每當有人問我,我在做什麼時,最容易的說法就是「我在教瑜珈」,大家就會點頭說「喔~了解。」,完全清楚我在教的是什麼瑜珈?!
如果時間允許,我也很想分享「費登奎斯方法」,我就會開始冗
繼續閱讀

長的說明我教的瑜珈會結合身心覺察整合教育(動中覺察與功能整合身心教育),然後就會得到十分狐疑的「喔~喔~喔~那是什麼瑜珈!」有趣的表情。
結合身心覺察整合教育是什麼瑜珈呢?
結合了「費登奎斯方法」的瑜珈。
簡單的來說,無論是費登奎斯或瑜珈,兩者都有共同的媒介,“覺察”成為背景。
我們在“覺察”的場閾中,架構瑜珈體位法、呼吸法與靜坐冥想的瑜珈練習;也是在“覺察”的場閾中,讓費登奎斯方法所提倡的好的動作策略(操作/定向/時間)來潤飾瑜珈姿勢,讓身體的動的能力透過瑜珈的練習更趨完善。
打破傳統瑜珈的口令式、示範動作的視覺練習模式,用費登奎斯方法讓動作透過聆聽的思考理解下、探索及研究深入體位法。。同時,也將呼吸與行動模式的結合,自然順位形構的內在經歷,配合生物力學外顯成體位法,以不費力的方式進行流動串連體位法。
在學習的場域裡,每一個人當下的學習時間軸都不一致,從自我堆疊鋪陳難易不同層面的體位法中,在同一時空中與同學間彼此能量薰染的流動,你可以成為激勵同學的過去式,也可能是啟發同學的未來式。
讓瑜珈成為習慣的一部分,融入生活,持續練習瑜珈的「連結」精神!
歡迎來到我的教室,放肆的玩瑜珈!
#週五晚間瑜珈課
收合



2024年 春夏季團體課程資訊

《和非‧費登奎斯&瑜珈》
動中覺察課程_週三晚間 / 週六早上
❐ 課程日期:2024/4/10-7/10(5/1、6/12停課)(共12堂課)
❐ 上課時間:週三晚間7:30-9:00
❐ 課程日期:2024/4/13-7/13(5/4、6/15停課)(共12堂課)
❐ 上課時間:週六早上10:30-12:00
課程已經圓滿結束。
繼續閱讀

哈達基礎串連瑜珈_週五晚班
❐ 課程日期:2024/4/12-7/19 (5/3、6/14、7/5停課) (共12堂課)
❐ 課程時間:週五晚間19:30 – 21:00
課程已經圓滿結束。
收合

415865663_786033133333536_6451934696757614020_n


Unstructured Learning.

素。學。
眼睛主導全身的動作-嬰兒發展在進入人類社會中,大量的用視覺來探索世界。在嬰兒時期,經由『視覺』,來拼湊出整個世界,『看到陌生的事物』產生恐懼,『看到重複的事物』產生安全
繼續閱讀

感,『看到母親的眼睛』而找到內在的安定,並以眼睛來帶領全身朝向所看之物,整合行動力。
動中覺察課程_『眼睛。拾回靈魂之窗』_週六下午半日研習課
❐ 課程日期:、2024/1/13、1/20、2/24
❐ 上課時間:每周六下午14:00 -17:00 (3小時)
課程與報名資訊請私訊
收合



Feldenkrais Magician......

費登奎斯魔術師......
......把玩眼球像球一樣
探索自己的動作習慣,喚醒感官敏銳度,提高動作的輕盈和優雅,也能適性地建立屬於自己不同於慣性的新行為模式與選擇力。這樣的品質能讓人在如
繼續閱讀

何使用自己的身心方面,透過動作的實務演練得以培養更精確的協調及組織的自發性能力,產生了深遠而正面積極的改變。最大效益是-無論是在提高對身體的認識或增進身體技能、還是在面對身體病痛、心理情緒的課題上,都能夠自然有機的進步與改善。
動中覺察課程_『眼睛。拾回靈魂之窗』_週六下午半日研習課
❐ 課程日期:、2024/1/13、1/20、2/24
❐ 上課時間:每周六下午14:00 -17:00 (3小時)
課程與報名資訊請私訊
收合

截圖 2024-11-25 下午6.56.41
950940237229267229


眼睛最原初的功能為何?

『欣賞』一件藝術品、『尋找』一件物品、『追蹤』好奇的事物、『閱讀』一本書。
眼睛主導全身的動作-嬰兒發展在進入人類社會中,大量的用視覺來探索世界。在嬰兒時期,經由『視覺』,來拼湊出整個世界,
繼續閱讀

『看到陌生的事物』產生恐懼,『看到重複的事物』產生安全感,『看到母親的眼睛』而找到內在的安定,並以眼睛來帶領全身朝向所看之物,整合行動力。
動中覺察課程_『眼睛。拾回靈魂之窗』_週六下午半日研習課
❐ 課程日期:2023/12/30、2024/1/13、1/20、2/24 (共四周)
❐ 上課時間:每周六下午14:00 -17:00 (3小時)
課程與報名資訊 請私訊
收合



眼睛 - 課程內容.......

眼睛,是很細膩且敏感的區域,需要更用心及耐心的對待,才能使用得更長遠。特地設計課程為期4周,每次3小時,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時間,可以深入一點,可以好好的與眼睛工作,又不會覺得很難感覺或太過疲累,有足夠的時間好好消化吸收並感受眼睛課程帶來的變化。
每一週會編排不同的主題,繞著『區分眼睛與全身的關係』、『眼睛帶領全
繼續閱讀

身的動作』、『眼睛的放鬆與聚焦能力』、『中央凝視與周邊視野的整合』及『手眼的輔助_球運動』這幾個方向:
1) 讓眼睛充分放鬆與安靜 (靜如處子)
如果系統無法安靜,處理混亂,眼睛的工作也是很忙碌的,眼睛會感到焦慮,用特定注意力的方式會讓眼睛安靜下來,運用傳統冥想中-藍黑色放鬆法及刺激眼球的血液循環的運動,學習如何讓眼睛重新回到安靜的中心,離開過度的用眼模式,有覺察的回到省電模式。
2) 讓眼睛可以靈活的動作。(動如脫兔)
眼睛要能安靜,也要有能力可以自由活動,不能完全讓眼球長時間固定在一個位置上,就像整個人的其他系統一樣,長期下來的特定姿勢使得身體因為僵固的牽張力而變形,是視力改變的其中之一因素,以拋接球的動態協調運動及區分眼睛與身體的動作,找回眼睛追蹤本能。
3)單眼的瞄準能力 (主/隨眼的關係)
只要是人類,就會有慣用與非慣用模式,眼睛也是如此,雖然大腦是透過雙眼來看見世界,但其實我們只會透過主導眼(慣用眼)來看到一個世界,而跟隨眼(非慣用眼)只是支持著主導眼,所以主導眼長期都處於緊張的偵測狀態,讓單眼帶領動作與看世界的方式,打破、置換與相互學習主導眼與跟隨眼的慣性。
4) 雙眼聚焦的能力(中央凝視與周邊視野)
視覺系統的兩大主軸-中央凝視與周邊視野,中央凝視的黃斑區一是看見顏色與線條與細節的聚焦能力;周邊視野一是運動與關係與場域的背景能力。重整合這兩個眼睛的中央與周邊視野,更清楚要如何適時地用休息與動作的方式,適時的切換過度使用中央凝視的2D閱讀模式,回到3D的周邊視野的場域中,學習更有效的轉換視野與角度,也就整合了眼睛的自我意象。
收合

410327697_774566677813515_5968733564877700519_n
273480842_3171504153126057_7059812909593517386_n


在10月ATM期課的結束,我問了學生,如果下期上課,大家最想要跟什麼工作----『眼睛』---幾乎是所有的人都會點頭。不論是,每年到了秋冬,我就會想到讓眼睛好好休養的意圖渲染了周周的氛圍(吸引力法則),抑或是,真的!成為現代人的第一耗損的身體部位,就是『眼睛』。
不曾記得,眼睛可以成為一項主要的運動項目,雖然,早在幾百年前就有眼睛運動,然而,在我眼角撇到「眼球瑜珈」,實著小吃一驚,喔~大家意識到這件事了,而且,是普及的,從需要有覺察的意識層面到市井小民都感受到的成為流行。
但,不管如何,這是一件極有意義的行動,『為自己的眼睛健康加油』是無可厚非的。
同時,鑑於在2年前的線上課與工作坊經驗(因此才把2年前的貼文再翻出來用),讓我決定,這次的『眼睛_重拾靈魂之窗』用有別
繼續閱讀

於每周一堂的形式,在為期4周,每次3小時,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時間裡,深入了一點,可以好好的與眼睛工作,又不會覺得感覺不到或太過疲累,然後,又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好好在一周內消化吸收並感受眼睛。
如果你/妳的時間空間具足,希望你/妳能來,早一點報名,因為工作室的空間不大,名額有限.....
課程與報名資訊 請私訊
收合



新的空間與事物

最近看了一本厚厚的傳記燃起許久思念小說情節的追逐激情在忙碌的大腦中切割出空間讓大腦少做一點工放空在他人的世界
上週看了一部深切的電影勾引出許久以前而現在依然喜愛但未再烹煮的印度奶茶發現了人的能力為了滿足慾念把印度奶茶的意象倒進椰奶茶讓顏色舒心
原來
老天爺的安排
是希望我把周六早上留給自己
在雨聲樂聲與世隔絕
沉澱被羈絆成糨糊的思維
重現
新的空間與事物
繼續閱讀

週六早上的動中覺察課告終,內心深處讚許這個決定
周三早上的動中覺察課啟動,打破我的所有慣性作息
讓我們看看新的安排,新課程、新作息、新的教室
1費登奎斯方法「動中覺察」團體課
❐ 週三2023/5/10 — 6/28 早上10:00 – 11:30
報名資訊 請私訊
2哈達輕流動瑜珈-「費登奎斯式」 團體課
❐ 週五2023/5/5—6/30 (5/26停課) 晚間19:30 – 21:00
報名資訊 請私訊
收合

341269439_213747457957590_5608823142130550958_n
340761343_524538662983279_5247893037776127140_n


「為了頭站立所建立的準備練習」

「哈囉老師,我今天練習翻滾的時候,莫名其妙就把雙腿抬起來了,而且還是呼吸順暢的,我是第一次可以雙腳同時抬,雖然還不太會伸直,但已興奮萬分!覺得很奇妙,真的只要做一些調整,身體真的會自己去工作。一直玩停不下來!」
在很強烈的意圖-希望有更多的瑜珈人能夠像我一樣從
繼續閱讀

費登奎斯方法中滋養瑜珈的練習,無論是初體驗身心的關係,或是進一步發掘身心問題、或是獲得更柔韌的身心,而讓瑜珈自在地融入到生活。所以,當我想分享我自身如何在動中覺察的啟發之下建立自我探索的經驗,擇選了一系列對於瑜珈練習有幫助的動中覺察課程來探索-「為了頭站立所建立的準備練習」。
但有趣的是,在經過備課與學生的經驗下,即使是很有經驗的練習者,在不熟悉與挑戰的動作中,害怕成為最主要的阻力,害怕跌倒使得身體自然地進入了保護機制.....
屈肌姥姥的擁抱!
費登奎斯有趣的作法是,不去干擾原本的身體運作機制,甚至是更強化身體本來就在進行的模式,那也就是“誇大”感覺到的、正在發生的動作性---讓感覺到的收縮或緊繃更加收縮緊繃!有意識的不抗拒的結果,就會創造出費登奎斯本人喜歡提及的一句話『無論你要或不要,改變都會發生』,於是,放開屈肌的作用下,就會來到『愛因斯坦相對論』-伸肌的啟動-這也是學習“有機的跌倒”最基本的元素。
然而,想要在穩定與不穩定之中,產生動態的平衡,讓無論是腳站立、手站立、膝站立、頭站立....任何身體的部位站立在地上,無不需要呼吸在動作中扮演的角色、伸肌與屈肌產生的動作變化、信任地心引力的場域中的自我安全感及看見自身在空間中的定位等其他元素的相互結合。
費登奎斯課程的有效性,來自透過「動」進行自我認識、自我修復與自我建構。我們對自我的模糊感,往往是產生錯誤的受傷或害怕的來源,課程中用口語引導動作,是費登奎斯最大的特色,那也表示不再依賴視覺上的學習,而是充分敞開其他的感官覺受學習並釋放潛能。
課程並不強調要達到目的如頭倒立,但希望相較於「去做」的挑戰心態,費登奎斯方法運用了-逆向思考-「好好跌倒與落下」、「把頭輕放在地上」、「讓頭自由滾動在地上」等策略,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讓動作自然發生而不是賣力去做動作的觀點,希望能夠讓無論是瑜珈練習者、或是其他與動作有關的練習者、或是任何人都能享受到有機受用的學習樂趣。
1費登奎斯方法「動中覺察」團體課
❐ 週三2023/5/10 — 6/28 早上10:00 – 11:30
報名資訊 請私訊
收合



好好系列1_探索倒立

終於我走進了自己的夢想創造了自己的空間體驗在自己的工作室分享我的練習我的經驗
在經過多年的奔波後停泊在台北的景美邊界自此邀請大家同來潛入自我探索
繼續閱讀

的空間-另一種家的形式。
於是我想用倒立在新的停泊點歡慶新的課程好好潛入。
收合

950940237229267229
300953199_497130925557093_975606445086351070_n


備課中備課中備課中....

持續跟這我上課的線上課夥伴們,請慢慢地收心準備9/6上課。
原本開了兩堂實體課,希望在台北對費登奎斯方法有志一同的夥伴們,能夠重回真實的教室中相互學習,但似乎成效不彰,所以,我再次喊話,如果你(妳)還未填表,請盡快向我報名,會再8/31截止。
這次要學什麼......
我們要來看看,我們是如何提手提腿、是如何呼吸、是如何在站
繼續閱讀

著的時候轉動脖子、是如何滾到側邊、是如何坐在椅子上.....等等,一些平凡再不過的舉止,但透過特定的姿勢下的設計出“類常(類似平常)的動作”
在這些日常的行為舉止,幾乎會動用到全身的協調組織,然而在全身性的動作,更是需要是靈活的大腦的協調組織運作卻又安靜的聆聽身體的回饋與行動,在這樣的互動關係下,看似尋常而無意義的動作,更能勾引身心的慣性回應。
我們無法預知是否在逐漸年老或失去行動力的隱憂中,學會如何讓身心越來越優雅的回應外在環境的變動與遷徙,我想,會是一件很美麗的事!〝最危險的地方也就是最美麗的地方〞—在神經系統中『動或做』的一項根基『廢而不用』,看見慣性帶來潛藏的危險就是令我們越來越窄化我們的行動力,因此,我們能夠看見慣性在設計出很笨的動作情境中重新找到新的回應契機?能夠尋獲新的自我,無論我們的年紀如何,都能有這樣的柔軟度?嘗試改變一點點?而這樣的圓融需要在還未發生僵固的人生之前就穫得資糧,就是現在,任何看見慣性的當下『啟用』。
收合



「成熟的人生-沒有框架的終生學習智慧」

「上完禮拜二的課以後 發現走路與站立的品質與聚中 有影響到整個人的狀態 所以應該不是因為這堂課比較容易所以我覺得有趣 而是這些動作對我有深刻重要的影響」
對於大人的我們,成長的歷程中,渾渾噩噩的被推進人類演進的洪流中,來不及消化與發現與追蹤,在自己身上的。包括我在今年所選的這個主題「成熟的人生-沒有框架的終生學習智慧」,殊不知正是我的命題。
由於不知道什麼是成熟,所以,只能用逆向思考方式來探問不成熟是什麼。
繼續閱讀

而在這短短的4月間,我在我自己身上看見到的不成熟,不勝枚舉!汗顏!在主觀經驗到不成熟當下,同時間感受到強大的覺察力量以醍醐灌頂的涵容處在客觀場域中拉提自己一把,無論藉由限止、逃開、閃避、柔詞、軟語、提起、放下、微笑、大哭等等,如同在ATM裡林林總總的動作策略技巧,不亦乎是朝向成熟的過程,更貼近自我的真實路上嗎?
無論是在準備課程,或是在教課之中,彷彿我陷入了一層盲區,今年的主題,好像連我都不懂,我想表達是什麼,然而,走過了一季,在春天,特別是這個春天,乍寒忽暖的生發作用,似乎嗅到了一絲「喔~原來!」冥冥之中引領我去探問,看見內在的無明無知如何一層一層的掀起撥開,更清楚....也更臣服...
「可以知道,但不用看得太清楚」完全了解說話人。點到為止的美感,是即時轉換的契機點,無須打破砂鍋問到底;「可以動是因為有感覺」於是,內在的無知無明一波波的被推移轉換,不能動的區域可以由感覺來帶領,不再執著成見己意,並且願意放開解綁,再推拉之間重新定位,重新組織。
砂礫世界,學習羅馬是由一粒沙造就的,每一粒沙,包含了每一刻的當下時空,小小的變化成就了大世界。然而,宇宙持續運轉,曾走過的道路,也有無數逝去的人曾走過,人生不會停止,循環不己,無一刻不停歇。對於自我的存在或人生觀點,唯有願意挪出空間花費時間,就會看見自己如何對自己產生深遠的影響,當我願意改變,世界就會跟著改變。
收合

457268465_923781549558693_8719336423401375595_n


自我干預

覺察的場域中,是歡迎自我的幫助、抑制、抗拒、難過、失望、受傷、害怕、緊張等,各式各樣強迫現象的自我干預出現,如果沒有這些錯誤的行動浮現到意識的光環裡,我甚至沒有機會可以重新導正與修剪,在自我意象中偷偷生長的這些有害因子,阻礙了我的進展!
繼續閱讀

#和非費登奎斯與瑜珈
#週三晚間週六早上
#動中覺察
#課程與報名 請私訊
收合



《和非‧費登奎斯 & 瑜珈》2025年 春夏課程資訊

動中覺察課程 『改善。我。』_第二單元
充滿可能性的“中心”啟發“動”的能力
週三晚間7:30-9:00
繼續閱讀

週六早上10:30-12:00
課程與報名
費登奎斯式瑜珈
《週四_修復呼吸_晚班》
週四晚間7:30-8:30
《週五_串連流動_早班》
週五早上10:30-11:30
課程與報名
請私訊
收合

471855282_1005141581422689_333671044001355032_n

費登奎斯

動中覺察

工作坊紀錄



結束了森樂地的9/2體驗課程。
現場同學的分享與鼓舞,朋友的支持與關懷,感謝你們的參與。
即使這場不是我的第一場費登奎斯課程,依舊很深切的經驗。

特別是在訂定課程方案等經營層面上
與伯軒的無數對話,身邊親友團的來回切磋模擬對於課程方案的探究,學習到更多實質面的課程經營,思考到不同角度的可能性,為不同的人設計不同的課程需要,真是大學問!

但,一切都是值得的!只為了讓課程可以更加親近人心更有品質與合理!
繼續閱讀

我重新導正新的課程方式。

正如同Moshe Feldenkrais 說的
“讓不可能成為可能,讓可能成為自然”是一種有機的學習過程,而這樣的學習過程讓我們在面對難題時可以正向的心態去正視問題。不把問題視為問題,而是一項事實,客觀面對自然有解決出口!

#蘆洲森樂地即將開課
— 在 Luchou, T'Ai-Wan, Taiwan 。
收合

462833650_3903900716553060_8089856856683604704_n
156424037_2926521790957629_7526080317864596078_n


脊椎更是身心合一完整表達的傳遞通道

心理的意圖與肢體的語言都通過脊椎上許多特殊的管道,如脊隨、血管及特別是神經等來上下協調傳達。所以,無論是肢體或是內臟信息,經常透如伸懶腰,深吐氣,在躺姿中滾動後背上下
繼續閱讀

左右的種種動作來活動脊椎,而就是更暢通內部信息,都能也就是保養健康的最簡單有用的方法
收合



養生

養生不是大道理,可以從建基在強壯體魄開始,亦可以從透視骨架重整健康的功能開始
繼續閱讀


收合

157827987_2926521824290959_3602441900895494359_n
157533072_2926521844290957_4938828274251044592_n


脊椎與脊椎之間的相互關聯

就功能而言,日常行為的動作裡,脊椎與脊椎之間的相互關聯性來進行功能整合:像是轉頭向後看時,能充分組織頸椎與胸椎同時都可以做的側彎,胸椎旋轉等功能來增加向後看的能力
繼續閱讀


收合



遠端互動關係

透過脊椎與四肢的中心-遠端互動關係,讓脊椎意象真實存在,自然而然的參與行住坐臥之中
繼續閱讀


收合

156040739_2926521767624298_1361353611765540229_n
157682603_2926521880957620_845383770773493058_n


輕盈輕鬆

腦海出現的是這樣的畫面:
「我希望在我更年老的時候,能夠像現在一樣的清楚輕盈輕鬆的動作與活著!」
繼續閱讀


收合



成為

費登奎斯博士說:
在這世界,事物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我,我有選擇對自己想要成為什麼以及如何成為自己,而這並不是那麼容易做出的。
繼續閱讀


收合

166715329_2947566158853192_591581027621301349_n
168581663_2947566078853200_7757043852617487601_n


過度使用

重要且高活動度的頭與頸區域,要不就是經常過度使用,要不就是僵化固定不動。能否,藉著探索頭部、頸部與肩膀胸腔的關係,認識現在的自己是如何使用它們,經過動中覺察的方式,打開侷限並運作最自由的肩頸,創造更適用的感覺器官?
繼續閱讀


收合



好奇心

費登奎斯博士說:
好奇心意指有著探索周圍環境的感知......
而有好奇心的人,意味著他們並不如同周遭其他人般的徹底死去。
我相信這種好奇心,會使你獲得超越我做的或你做的還要更多的事物。
繼續閱讀


收合

166675374_2947566002186541_1574254602258562632_n
168616784_2947592015517273_2751128255856382797_n


「模式」

費登奎斯博士說:
在想像中沒有理由不讓你看不到它。
實際上,在思考中,當我們知道什麼是思考時,你會發現思考與我們曾經從外在所學到的東西有很大關係,並且我們將其以「模式」一樣地存儲在我們的大腦中。
繼續閱讀


收合



「生命的表現都是透過動作來表達」

Moshe提醒我們「生命的表現都是透過動作來表達」,認識身體地圖並了解身體的骨骼關係,從身體的動作上來覺察變化來形塑慣性,重新喚醒身體意象。
— 在此岸.彼岸 Yoga shala 。
繼續閱讀


收合

159925354_2931953780414430_3603692744867333795_n
159905228_2931953840414424_2649423096385888182_n


有機的進步與改善

個人獲得的最大效益是-無論是在提高對身體的認識或增進身體技能、還是在面對身體病痛、心理情緒的課題上,都能夠自然有機的進步與改善。
— 在此岸.彼岸 Yoga shala 。
繼續閱讀


收合



喚醒感官敏銳度

隨著課程的探索進展,學員越發覺知到自己的動作習慣,喚醒感官敏銳度,提高動作的輕盈和優雅,也能適性地建立屬於自己不同於慣性的新行為模式。
繼續閱讀


收合

158615586_2931971267079348_3741746667464295773_n
159969736_2931971200412688_5325178970790022109_n


培養費登奎斯的主要核心:如何自我覺察-動中覺察。

營造出安全舒適的環境,學生以不強迫自己達到動作要求的方式,以緩慢的節奏、愉悅的心情、輕鬆的專注在自己的速度和舒適範圍內來做動作,培養費登奎斯的主要核心:如何自我覺察-動中覺察。
繼續閱讀


收合



翻轉

的確,在想像的世界,什麼都可以做到的,可以把整個世界翻轉成自己的想要的方位。
繼續閱讀


收合

380428120_730947485508768_304481938844523983_n
380139301_730948208842029_2991483641048952013_n


新的「休息」

在ATM的課程中,除了「是如何做的?」、「感覺這裡...、觀察那裏...」外,另一個最經常掛在口中引導學生的就是「休息」,最近,我發明了一句新的「休息」的探問“還有什麼姿勢是最最讓你(妳)能夠完全的休息”,結果,就出現了這樣的姿勢....嘿嘿嘿
繼續閱讀

~這兩個人的休息真的很有創意!!!
收合



丹田的呼吸

當在觀察丹田的呼吸,流動從骨盆底到喉嚨頂端的圓柱空間,從肚臍冉冉升起蓮花,是內在經驗最美的意象
繼續閱讀


收合

380541139_730948295508687_9197172253356266746_n
380367509_730947745508742_445735794387237022_n


頭--腳之間的關係

我們其實對於最遠的兩端 頭--腳之間的關係,是非常模糊與不熟悉的
繼續閱讀


收合



202401 雲林_Light Gym_眼睛工作坊

光在Light Gym,機緣來到雲林,甘蝦兆曜與YUKI的照顧。 藉由探索像珍珠般無價之寶的眼睛課程 用這麼好的風景照耀身心 讓眼睛得到修復 身心煥然一新
光在Light Gym
繼續閱讀


收合

434198513_832659232004259_8178704677802231470_n

功能整合的

修復藝術



藝術之旅!

她像貓一樣的進門,
一身黑,帶著黯藍的憂鬱,
緩緩訴說她的故事。
繼續閱讀

與她工作的過程,猶如神助!
我引導、她聆聽、我們共舞!

沉靜的退去所有倦容,
從容地展現優雅笑容。

這份美,充滿了藝術感
想起了我的藝術家朋友問我,
功能整合在做什麼?
不加思索地說:
「就像是你在做藝術一樣,
我也是在人身上做藝術!」

今天的FI,真是場藝術之旅!
收合

262367805_3122390668037406_4759787410859254671_n
162949246_2937188753224266_4186382447680664_n


功能整合(FI)練習

ATM,不是只是為了學生能感受自己在覺察動作的穩定性與可動性外,更是為了自己在幫別人FI時可以充分的了解動作的基本元素,在不同的情境下(站姿、坐姿、半跪姿、椅子上...),自己的骨盆如何可以更自由的移動,骨盆脊椎頭的各種方向中的協調度,運用自己的感知透過手的碰觸傳遞方向,來測試學生在動中的容易度或給出經驗提供動的潛能,而讓學生的感知能夠同時偵測到差異與變化,讓這些過程,由學生的感知能力幫他自己進行重組與修復而療癒與改善。
繼續閱讀

在今天的功能整合(FI)練習中,突然地從練習深刻經歷,看見自己如何在功能整合的工作,以及什麼是功能整合
收合



記憶

曉晴,是長仁的家對面山的鄰居。許久未見她,忘了她有一段在新疆兒時的久遠記憶,「小時候,我們都踩在冰裡走路去上學」。這雙冰冷的雙腳,直至現今,是在大太陽下,依然需要包覆在襪子之中。
今年,我見到了她,就在盛夏裡依然穿著襪子鞋子。她與我談及了想再次經
繼續閱讀

驗功能整合。一口答應,在心裡,默默地想讓她的雙腳感受到腳掌的平面邊界是如何的與地板親密的碰觸,能夠重新地讓雙腿願意走入空間,走入草地,如她所形容的「她想著罐罐與Frank如何光著腳丫一起在草地上奔跑」,而我想到的是她。
— 在新北市瑞芳區。
收合

243833089_3079861482290325_3215569014554305960_n
293452845_470961754840677_3171192283344185704_n


「視覺上是美麗的」

當我們結束FI,我把時間留給她,看見她的雙手在空間中彈奏著心裡的樂章時,聽見她對我們說

「感覺比較鬆的雙手,跟平常感覺的手有什麼不同?」
繼續閱讀

「比較鬆」她反覆撫弄著雙手,沉吟輕語,對我也對她自己表白

原來〝鬆〞是美麗的!!!
再一次,令我敬佩而我稱她為「女人!你的名字叫做勇敢」的Emily,教導我『美麗』可以用〝鬆〞來呈現。
收合



功能整合的美

Amazing C7 and coccyx!
忍不住在結束FI 之後,給自己一個大大大大大微笑,因為感染了學生從FI課程結束後的喜悅。
感謝這位來自莫斯科的學生!
因10年前左側中風,行動略為不便,去年腰椎椎鍵盤突出,不知道是因為身體的疾病,還是他有敏銳的感知,在他留在台灣的期間,我們只能工作很段的時期內,他的進步,令人致敬!
今天是最後一堂課,我們突然發現,他的頸椎第七椎與腰椎的關係,在經過與尾椎的工作後,當他站起來,煥然一新!
繼續閱讀

真的忍不住想分享~
功能整合的美
收合

截圖 2024-11-22 下午7.19.52

動中覺察的

視角洞見



無力感

我想來自於自我的設限與期望,以及沒有真實的存在與臨在,把我的意象架在雲端
能夠為自己帶來的變化或改善,是不停止的自我對話中實實在在的看見與聆聽,以及不放棄『動中覺察』,不讓自己落入困難的牢籠之中,而願意撥開層層迷霧允許可能出現
有趣的人們呀~
讓自己動起來
活出生命力!
繼續閱讀


收合

341265389_691787202634935_4764038843216224487_n
361187165_703341714936012_7101698103607595666_n


沒靈感....但有美感


收合



2017 驚蟄

歲月刻化出的自然風貌
就是那麼無孔不入
滲透每一個毛孔
騷動每一個細胞
讓生靈 歡心鼓舞著 浮出水面
讓無相 轉有象
繼續閱讀


收合

462750864_3900711796871952_5110804309021426892_n
52789756_2316873658589115_4095360670898323456_n


人的潛能有無限可能性....連雲都知道


收合



生老病死的循環

一直都在人類的演進中扮演著推動力,沒有長生不死不老之術,卻有千年流傳的無數養生之道,或許是,我們都希望在快速進步的社會中、在快速的推擠變遷之中,優遊的生活。更或許是,這看似衝突與矛盾的理想與現實之間、如何取得適應協調性來面對外界的壓力,一直都是人類所追尋的存活之道。
繼續閱讀


收合

159298261_2931971970412611_7598348530461637285_n


自我意象

好的動作
運作在神經系統背後
躲藏
感到動作
繼續閱讀

無法言語
只能意會
自我意象
收合

444990158_873731381230377_7231883198533413232_n
截圖 2024-11-26 下午12.22.58


豐盛了工作室

Moshe說「你是否願意花時間在一件事上,好好的做。」
我很同意,因為,我用了9個月的時間,才把Faye 玩耍空間幾乎完成。
同時間,也完成了頭倒立系列,謝謝你們的參與,豐盛了工作室,我們真的玩的很開心。
繼續閱讀


收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原來,這句話這麼科學!
# 韋伯-費希納定理
繼續閱讀


收合

373317481_721748253095358_5961673370386498845_n
362981942_703870708216446_4078070128081350918_n


現代的人,每一個人都是諸葛亮!

拜科技及大量的知識之賜 ,我們可以好好的欣賞異(意)象,不用觀象預測,推敲走向,真的很幸福!
然而,我們卻在快速流動之中,措手不及,作繭縛,無法好好安頓,停駐在每一個當下,回到觀象,回到中心,回到自己。
允許自然成型的美,在動中覺察裡,同時也整合每一潛在的功能。
繼續閱讀


收合



用視覺來滋養我們,用聽覺來洗滌我們

絕大多數的人,在學習事物的時候,不是視覺就是聽覺為主。我們用視覺來滋養我們,我們用聽覺來洗滌我們,於是在對的時間空間機緣之下,自我教育與重建就會發生,
這是一部令我覺得非常連結「動中覺察」的電影,透過主角本身嚴重的腳踝
繼續閱讀

扭傷帶來人生巨大轉折的思路下,不只是故事所要表達,在時代背景中從古典教條權威到現代自我權威的意涵,在知性與直覺的相互矛盾,再回到自然場域裡的看見及動力,年輕的生命力帶來的復原奇蹟,很難不說『看見就是療癒』
依然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即使舊愛如夢,即使真實總是缺陷,但覺醒的力量,讓身心融會貫通,就這樣,當下遇見實相面目,就是美。
推薦給喜歡幽默、喜歡優雅、喜歡覺察、喜歡療癒、喜歡美的所有的人
收合

3689298713380486745
338501717_760610765775354_6533879682530484980_n


有機的學習是個人化的

沒有鞭策進度與成果的老師,只要學習者抱持有機的學習,就會持續下去
-費解的顯然-論學習
繼續閱讀

初學者的心態,是有機學習的根本原素
抱持永遠是學生,永遠不是老師
動中覺察,是回到原初學習的最佳工具
收合



歡迎來到 費登奎斯方法

是20世紀中葉猶太人摩謝 費登奎斯(Moshe Feldenkrais)博士所創設的一種身心互動學習方法(Somatic Education)
費登奎斯方法是什麼
透過自然有機的學習,整合人類的動作、思考、感受、感覺這四大元素,在費登奎斯方法中稱之「改善完善的自我意象」
從身體的動作中影響轉化心態,在身心的交互變化自然發生下,發展好的組織與協調及溝通能力,讓身心互動更健康的方法。
在開放式的探問與探索,不強迫或命令身體去做動作,而覺察動作中難以改
繼續閱讀

變的慣性或寄生動機,保持中立性的允許動作自然的產出,深入淺出的改善病痛到發掘潛能。
以簡單動作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輕、柔、慢、不費力、精準的動作品質,觀察神經系統運作下的動作如何穿梭在身心的聯繫互動之中,啟動良善的自我修復機制。
取代訓練且用盡全力的填鴨式教育,建立對事物保持好奇心與新鮮感、同理性與接納度的學習模式,培養細緻的區辨與反轉能力,重塑成熟的正確態度來適應外在環境的變遷,健全社會性人格的發展。
是身心學習而非治療復健
學習人類世界中各種可能性的動作,來做為覺察與學習的工具,不為動作而動作。
關注動作的過程,探問與感覺如何動才能習得非慣性的新經驗,不強求使命必達。
破除盡全力才會有成就,讓做少勝過做多,來獲得進展與改善,不費力過份努力。
在學習過程中,重新認識自己的獨特性,讓自我實現更趨理想,不刻意追求完美。
提供學習情境所設計的整套動作,觸發適性的自我修復或療癒,不是治療或復健。
收合



感受整體的改變

有時,當我們只能做一件事時,我們會說,專心是好事,但過分專心就進入牛角內鑽了。
我覺得,我們都知道我可以有所選擇,說的,想像的,都是十分容易的事情。
我發現,困難的不是不知如何選擇,而是在決定選擇後,如何行動?
做一件不熟悉的事情,重複持續的增加熟悉度,取得經驗後漸漸地去菱去角,事情才能更圓融自然地顯現,成自然。
少做一點勝於多做一點,小小地刺激成就大大的變化,自我慢慢地顯化,轉
繼續閱讀

折與轉動,如同滾石不生苔,都會帶來煥然全新的觀點與品質。

最近,持續的進行「功能整課程」,有個小小的觀察,覺得十分有趣
經常,會有人在課程中進入恍惚半入睡狀態,而這時,每個人所呈現的本體感覺都不甚相同
有些人,清醒意識時的本體感是輕盈的,彷彿自我意象能駕馭著身體當下的學習;
而當他進入意識的交界處時,有彷彿退駕般的沉默不語,交托身體任由我的碰觸引導產生本體的經驗學習
即使,當下,他是不自知,卻能在站立整合時,感受到整體的變化。
有些人,恰恰相反
在跟隨我的碰觸下,處處感覺到僵硬沉重,如同自我意象被束縛框架,在不知名或極度掌控的情境中,無可自拔、無能為力,動彈無方......

一旦,他再經過某種驅策的臣服卸除,自發的走入恍惚的邊緣,如同重獲自由般,身體如同初生嬰兒以再輕盈不過的自我意象,與我共舞....
美極了,就算他回到清醒的意識,依然僵硬沉重
我相信,當下的學習,會在潛移默化中,令他感受到整體的改變。
收合